9月3日,乘用車平臺天臺基地第十次改善發布會如期舉行。此次發布的主要內容為產品研發、開發項目及探討如何提升產品綜合競爭力,是特意舉辦的技術專場發布會。
參加此次會議的除了技術中心所有成員外,事業部副總經理吳統、各工廠廠長、部們經理以及各產品線核心骨干也都參與了此次發布會。會議分為乘用車行業、產品趨勢分析,改善案例分享,分組討論,總結等議程。

會議首先由技術中心副主任鮮明針對電動汽車自身功能和對熱管理需求做了一個清晰的分析,并指出新能源汽車的功能需求即是我們的產品功能開發需求。圍繞新能源汽車的功能需求,指明兩點方向:1熱泵系統今后將逐漸成為電動汽車的標準制熱解決方案,提升低溫續航里程有效解決方案 2 對電動汽車熱管理系統進行集成度更高的模塊化開發。
隨后的改善案例分享中:
1、 前端模塊-徐耀挺分享了散熱器技術提升研發總結。
2、 Chiller-蔣劍鋒的EX11項目降本報告。
3、 鋁油冷器-齊曉亮分享了新能源油冷器技術改善。
4、 水冷板-孫煜分享E28-EDF項目合格率提升降本方案。
5、 冷卻模塊-陳衛玲分享了低溫散熱器塑料水室PP代替 PA66降本研發總結報告
6、 水空中冷器-陳宇濤分享了多管排數水空四片式殼體開發的方案
7、 集成模塊-陳一中分享了Orion項目降本優化。
案例分享后,各廠長、部門領導也是紛紛對項目做了點評,積極發表觀點。
會議的下半場,按照產品線分組開啟頭腦風暴,針對現有產品,未來趨勢,未來挑戰,大家在自己崗位角度上,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和見解。通過每一個環節每一個人的見解與看法,完善方案,修補細節,做到優化與降本結合,設計與工藝并進,極大的提高了產品競爭力,為在未來新能源的浪潮中站住腳,激流勇進打下良好基礎。
討論后,各小組圍繞提升競爭力和降本向會議做總結,從產品的設計,工藝加工,到后期的包裝運輸,以及零部件的自制與外購的梳理,都提出了改進的建議;同時也對團隊“走出去”學習提出了要求,也對工作的細節中提出了要求,更是在產品研發、開發的方式方法上做出了大膽的設想。
副總經理吳統在最后做了總結:此次改善發布會在策劃與組織上又一次做了大膽的創新,設計部門主動與工廠、職能部門一起參與到提升產品綜合競爭力的工作中,我們的改善案例不僅僅是設計方面,還包括質量、管理等多方面的內容,我們工廠、職能部門也積極參與討論,這是我們團隊共同努力的結果。在今年外部環境不太樂觀的情況下,我們的團隊能很好的完成公司既定的目標,與我們團隊的努力分不開。希望接下來各產品線做好未來的規劃,在新能源領域,仰望星空,腳踏實地,為創造屬于銀輪的時代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擁抱屬于我們的時代。